|
一名在迪拜工作的厨师成为《海湾时报》此前曝光过的骗局的最新受害者。他本以为通过约会软件安排的这场休闲约会会轻松愉快,最终却损失了约1万迪拉姆。
布莱克(应要求化名)是一名39岁的欧洲外籍人士,他表示,9月19日上午,他在约会软件Bumble上与一名俄罗斯女性匹配成功。几小时内,两人的聊天就转移到了即时通讯软件WhatsApp上——对方用一个海外号码给他发消息,并提议当晚在商务港某酒店内的酒吧见面。 “整个过程进展得太快了,但我也没多想。我们约好晚上9点半见面,我到的时候,她已经在那儿等着了,” 他回忆道。 布莱克说,接下来发生的一切,感觉都是精心设计好的。“我点了一杯喝的,她却说自己饿了,点了一份水果拼盘和三文鱼,之后又点了好几轮酒水。她看起来那么娇小,酒量却大得让我惊讶——现在想来,这本该是个警示信号。” 两人约会才刚过半小时,据称就有一对男女捧着花束走到他们桌前,劝说布莱克给同伴买一束花。“我不情愿地答应了。等到账单送来时,我差点从椅子上摔下去:总共9800迪拉姆,其中那束不起眼的花就占了500迪拉姆,” 他说。 由于布莱克的阿联酋银行卡无法支付,他表示自己花了将近一个小时,通过转账软件Revolut才结清了账单。“我甚至问她有没有带钱,她只是摇了摇头,” 他说。更让他寒心的是,约会对象毫无愧疚之意,只说想回家,随后便离开了。 第二天,对方还发消息给布莱克,感谢他昨晚的招待,并提议再约一次。 “一朝被蛇咬,十年怕井绳,我直接把她拉黑了,” 布莱克说。后来他在网上搜索时,看到了《海湾时报》此前的调查报道——报道中曝光的骗局套路,与他经历的一模一样。 既尴尬又气愤的布莱克,第二天找到了那家酒吧的管理层对峙。“当我威胁说要举报他们时,他们提出给我部分退款。但如果这些收费是合理的,他们为什么要主动提出退款呢?” 他质疑道。 遭遇此类骗局的不止布莱克一人。过去几周,已有多名读者向《海湾时报》讲述了类似经历,其中多起事件都涉及商务港的同一家场所。 一名在迪拜居住多年的人士表示,他也是通过Bumble认识一名女性后,被引诱到了同一家酒吧。对方点了多份拼盘、尊尼获加蓝牌威士忌(Blue Label)shots(小杯烈酒)以及水烟,总价值高达数千迪拉姆。 “我试图离开时,保安跟了上来。经理把一张2750迪拉姆的账单塞到我面前说:‘要走可以,先把账结了。’经过激烈争执,我同意支付670迪拉姆。之后经理声称,剩下的钱那名女性已经‘通过银行转账’结清了,却拿不出任何证据。他们只是想让我赶紧走,因为我已经意识到这是个骗局了,” 他说,同时补充道自己已将此事报告给迪拜警方。 在另一起案例中,居民DK在迪拜国际金融中心(DIFC)某俱乐部被强制消费,最终产生了5430迪拉姆的账单。他告诉《海湾时报》,对于那些自己根本没点过的项目,对方却强迫他付款,目前他已向消费者保护部门提交了投诉。 Reddit等在线论坛上,也满是网友分享的类似经历——他们被引诱进夜店,最后不得不面对天价账单。截至目前,迪拜经济与旅游部尚未就此事发表评论。 在去年 8 月的往期报道中,《海湾时报》就曾揭露过此类骗局:有人用伪造的 Tinder(另一款约会软件)和Bumble账号,将男性引诱到特定夜店。一旦男性赴约,这些女性就会点天价酒水和拼盘,有时还会串通夜店工作人员一起向目标施压,最终让男性为账单买单。 此前《海湾时报》联系商务港那家酒店酒吧的管理层时,对方表示,他们曾委托外部机构合作——这些机构会安排女性与顾客互动,通过推销高价项目、诱导额外消费来提高营收。 该管理层拒绝承担相关责任,但承诺今后当顾客账单金额超过1500迪拉姆时,会主动提醒顾客。 业内人士表示,此类骗局的背后是 “佣金驱动”。“很明显,这些女性会通过虚增账单金额来获取提成,” 一名酒店业从业者解释道,“这是早年在欧洲部分地区和远东地区就存在的老把戏,现在也传到迪拜了。” 对布莱克而言,这段经历成了一个深刻的教训。“我用惨痛的代价学到了一课。本以为会是个愉快的夜晚,结果却成了我这辈子最昂贵的一次约会。”
|